有数据调查显示: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发生在50岁以上群体,女性比男性多发;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达80%患有骨性关节炎。所以很多人认为,要保护关节就要静止不动,因此最好不要运动。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关节痛就是因为缺乏运动而造成的。那么骨关节炎患者究竟能否运动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内的滑液,运动时软骨间歇性受力造成的“唧筒作用”形成滑液在软骨内循环。关节如果长期不动,会导致软骨营养不良,进而早期退化;反之,过度运动会造成关节的过度负荷,导致关节软骨损伤。特别是有骨关节病的人,如果再进行不适当的运动,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大部分早期骨关节炎的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正确的运动,不需要打针吃药,疼痛及不适症状就能得到改善甚至消失。
对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坚持锻炼,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非常重要,在运动时应以保持现有的关节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以及骨质的钙离子丢失为目标,掌握不负重或少负重的锻炼原则,从而防止病情发展。建议采用以下运动方式:
最佳运动项目是游泳,特别是蛙泳。因为游泳时身体漂浮在水中,关节不承受体重,所受负荷最小,游泳的动作又能保证关节活动并锻炼肌肉力量。而且,游泳能增强全身肌力和多关节的活动,使多器官功能得到锻炼,可有效增强抗病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每周坚持游2-3次,时间的长短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老年人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不要游得太快,中速即可。
骑自行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需要注意的是要慢骑,车上不要载重。但每天骑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小时。或者每天坚持至少慢走30-40分钟(走平路),边走边活动肘、腕以及手的各个小关节。关节和韧带需要经常活动,否则就容易僵硬老化。
骨关节炎患者还可以每天在床上做伸曲运动,这对于病情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每天早晨醒来后和晚上入睡前,有节奏地活动。先活动上肢,让肩、肘、腕、指关节内旋、外旋、上下左右伸曲,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活动下肢,每次20-30分钟,直到身上微微出汗。长期坚持就能延缓关节和韧带的衰老。
小编温馨提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运动,如上下楼、下蹲等,尽量要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或旋转。上下楼时,可以借助扶手,从而减少膝关节和髌骨的受力及摩擦,有助于减轻疼痛。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和光)
热门标签: 关节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