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为您系统的介绍了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检查项目、病因、预防保健及治疗方案。患者在进行了股骨头坏死的手术后,一定要非常注意,因为此时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术后重点注意事项的吧。
该手术方法术后患者体位要求严格,必须仰卧位,患肢呈外展中立位,穿矫正鞋,并行重量为1kg的持续皮牵引固定。
晨晚问护理整理床铺或做各种处置时,不能随意搬动病人改变体位,更不能放松牵引,确实需要做某些检查搬动病人时,必须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
总之,要避免采取使髋关节容易脱位的体位,如髋关节屈曲、内翻、外旋位等。
带血管蒂的骨瓣(膜)修复与再造股骨头坏死,手术时间长,病人出血较多,术后易合并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所以术后回病房要一级护理,记特护记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并认真观察病人颜面、口唇颜色,神志状况。
对出现血压降低的低血容量休克先兆的病人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输血补液等抢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
小儿患者因眨应能力低下,休克前期症状可表现得不典型,在观察上要引起重视,对表情淡漠,心率加快,要行血氧饱合度及心率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置。
术后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对渗血较多敷料外渗者,除及时通知医生换苭外,局部应给予无菌棉垫垫之,严禁用止血苭,以免影响移植骨瓣(膜)的血液供应。
对于切口放置引流者,要保持引流的密闭状态,防止逆行感染,引流袋固定位置可靠,观察引流液量、性质,并做好记录。术后24小时引流液若超过400ml,且为新鲜血,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不可盲目用止血剂。
切口感染在术后3~7天内表现明显,病人表现发热,切口疼痛呈搏动性,局部红肿、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提示切口感染的可能,要严密观察体温热型,准确应用抗生素,发热者做好基础护理。
手术切口疼痛在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可出现,逐渐加剧,术日当晚疼痛剧烈。要观察疼痛出现的时间、疼痛性质及程度。在手术后24~48小时内切口疼痛时,可予以镇痛剂,常用强痛定100mg或度冷丁50mg肌肉注射,使病人得到安静休息,达到较舒适的状态。
此外,要掌握应用镇痛剂的时机,一般在疼痛剧烈前给苭镇痛效果好。正确及时应用止痛剂可防止因局部疼痛致血管痉挛进而降低移植骨成活率。
还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引起病人的伤口疼痛,比如:咳嗽、呕吐、活动以及敷料过紧,牵引不当等。
我们需要多陪伴,转移病患的注意力,发挥心理安慰剂效应。小编温馨提示:股骨头坏死具有很大危害,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检查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避免疾病的复发。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