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检查项目、病因及预防保健方法。如果不幸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现阶段医疗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较少见,是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起全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常常可以引起全头坏死。
最多见。正常股骨头分为中心持重区和内、外无压区。头中心锥形坏死即为持重区骨坏死。
发生率很高,骨坏死发生于股骨头的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髋关节蛙式外展位X线照片显示最为清楚。
是最轻的。这一类型一般不发生股骨头塌陷。
2、药物治疗:应用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报道较少,总之药物治疗效果尚不能肯定,但因其无创性,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3、其他治疗方法:如电刺激治疗、放血疗法、高压氧治疗等,报道不多,效果有待进一步确定。
中心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依据是骨坏死骨内压增高理论,通过中心减压可降低骨内压,增加股骨头内血流,而且中心减压可刺激减压隧道内的血管生长,促进坏死骨的爬行替代。
有关中心减压的文章较多,对其疗效争议较大,其疗效与股骨头坏死分期有很大的关系,而与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关系不大。
截骨术的目的是改变股骨头主要负重区,以正常骨代替坏死骨成为主要负重区。
这一方法包括经转子旋转截骨、转子间内翻截骨及转子间外翻截骨等,也可结合植骨术治疗,主要适用于FicatⅡ期及Ⅲ期且病变范围较小的病人,截骨术最大的缺点是病人若需再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植骨术包括自体松质骨移植、自体皮质骨移植、异体骨移植、软骨移植,可结合中心减压、电刺激、截骨术等其他治疗方法。
其中自体松质骨及皮质骨移植应用较多,自体松质骨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作用,可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皮质骨在股骨头修复过程中对坏死区域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起支撑作用。
植骨方法包括在中心减压后植骨,在头颈交界处开槽植骨,在股骨头关节软骨开窗,掀开软骨植骨后将软骨复位等。植骨术可用于FicatⅡ期、早期的Ⅲ期病人及中心减压失败的病人。
这一方法近期疗效较为肯定,远期疗效尚有争议,但借助骨移植加速股骨头修复,缩短卧床时间是值得肯定的,结合生长因子、电刺激等促进骨愈合的方法可提高其疗效。
带血供的骨移植方法较多,移植骨可来自髂骨、大转子或腓骨,可带肌蒂或带血管蒂,带血供的骨移植与普通的骨移植比较可增加股骨头血供,加速骨愈合。
文献报道其临床效果较理想,但X线改善情况并不理想,远期随访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行关节置换术。
对于晚期Ficat Ⅲ期或Ⅳ期病人,全髋置换术是最佳选择。
以上便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治疗办法。如果病情严重,进行了手术治疗,后期该如何保养呢?又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项?还是请跟随小编,继续深入学习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知识吧。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和光)